深圳抗震支架厂介绍建筑抗震新技术:隐形衣和生物材料
作者:深宝来发布时间:2018-08-17阅读次数:1509
地震灾害无法避免又难以预测,为了将地震影响降到最低,科学家和建筑师们一直在研究新型抗震技术。今天深圳抗震支架厂的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新技术,看看建筑师们最新的脑洞有哪些。同时希望对实际施工有所帮助。
第一种技术:地震波“隐形衣”。
说是隐形衣,其实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让地震波偏振到其他方向,即可让“隐形衣”所保护的建筑免受地震波的波及。
深圳抗震支架厂的小编获悉在2013年一次试验中,法国科学家在5米深的地下用点阵的方式排布了一系列直径0.3米左右的高强度塑料材质的圆柱。从地表下传来的地震波的动能,在进入之后被锁定在了这个结构当中,然后被平移到了结构的外侧,从而有效降低了结构上方的建筑物所接受到的动能。
然而,一种型号的“隐形衣”往往只对特定频率的地震波有效,而真实情况中的地震波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实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是应该多种防震技术结合使用,因为在地震面前,人类的各种手段都显得渺小,我们只有竭尽所有方法,才能让伤亡降低。
第二种技术,生物材质。
说到仿生学,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蝙蝠。但是蜘蛛和海蛎子,却给我们的建筑师和材料学家带来了新“脑洞”。深圳抗震支架厂的小编获悉在单位粗细和数量上对比,蜘蛛丝比钢铁还要坚韧。然而材料科学家们发现蜘蛛丝拥有一种特别有趣的、“非线性”的坚韧表现:当被拽压变形时,蜘蛛丝的韧度先提升;当力度到达一定程度时,蜘蛛丝开始变得柔软以应对形变;力度继续提高,蜘蛛丝又开始变得坚韧。
抗震支架厂的小编了解到生物学家们发现了海中的一些有壳软体动物和他们的壳相连的那段部分(比如瑶柱)在坚固和柔软之间的配比极为合适,大约为4:1。这种配比让这些贝壳类生物在面对海上的风浪时得以存活。这种结构是否能运用到建筑施工当中呢?就要我们的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
总之,我国处在地震带之上,加强建筑抗震能力,提高全民防震意识是一件必要且重要的事,不论建筑施工单位,还是宣传科普机构,都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